部分关于《废都》的评论 :(3)《废都》与明清文化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1日 阅读:9618 次

 三、《废都》与明清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及,这里将它单独出来,主要是为了便于更详细的探讨,借以寻找作者精神裂变与传统文化负值之间的深刻联系。  

明清文化当然是个复合体,非一两句话所能概括得了;但就主要或主导文学倾向而言,似乎可作如下两点概括;  

一是在类型上多属通俗文学范畴。作者们刻意追求流行,迎合大众,注重可读性,减低阅读接受的阻碍因素。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让读者“爱看”、“好看”和“容易看”。这一点连《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不例外。曹雪芹借空空道人之口就特别强调了“读者爱看”的重要性:“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其中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二是在内容上融进了反传统、重个性、重欲望等新质。这也与明清之际以个体意识为本位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传入密切有关。而这些内容,又直接促成了明清文学媚俗  

的态势,它为通俗文学的“好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头。因为作为一门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通俗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表现大众的基本情感与欲望,这也是通俗文学能让世人觉得“好看”的主要的前提条件。翻看《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著)、《小说书坊剥》(韩锡铎、王清泉编)等小说目录学著作,稍加统计,便不难看出80%的明清小说,均属于这类作品,这也正是明清文学的主要成就之所在。  

历史有时是相似的。当中国社会推进到20世纪末,举国上下明显地形成了反传统、重个性、重欲望的世俗化的文化氛围时,我们看到,明清文学的上述这些通俗兼媚俗的形式和内容就无意成为不少作家刻意以求的文化资源。于是,一方面明清之时的武侠、讲史、公案、言情、艳情小说再度泛起,大批量地翻印;另一方面创作中模仿明清文学,致力表现本能欲望和性爱、抵牾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作品普遍流行,甚至在一些精英作家笔下也得到了惊人的复活,从而形成新的历史循环。贾平凹的《废都》就属于后者。它的这部近40万字的作品,尽管也有自己的创意,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由于作者精神意向的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想象力的不应有丧失,在许多地方存在着明显模仿明清言情、艳情小说尤其是《金瓶梅》的痕迹:  

首先,是在总体结构上《废都》与《金瓶梅》非常相似。围绕作家庄之蝶,贾平凹设置了三条故事情节线索:主线是庄之蝶与唐宛儿、柳月、阿灿和牛月清的性关系;一条副线是庄之蝶与市府、《西京》杂志编辑部、三大名人和孟云房等利益关系;还有一条副线是庄之蝶与赵京五、洪江和黄厂长的金钱关系。如此这般,这与《金瓶梅》的情节线索正好一一对应起来:在《金瓶梅》中,贯穿全书始终的三条线索也分别是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等许多女性的性关系的主线,以及西门庆贿赂官府和开铺子做生意这两条副线。它们情节线的安排,彼此如出一辙。  

其次,更有甚者,是《废都》中有些性爱情节、细节和场面,简直就是《金瓶梅》有关段落的复制。如在《金瓶梅》的“潘金莲醉闹葡萄架”中,西门庆在潘金莲的“生我之门与死我之户”中泡李子,被《废都》,移到了庄之蝶与柳月身上;西门庆让潘金莲等女性为其品玉,庄之蝶叫唐宛儿床上吹萧。  

再次,在审美境界和情趣上也模仿《金瓶梅》,显得直、露、俗,流露了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作者对庄之蝶等人的病态的性事癖好投入了过分的热情,他在大段大段地模仿《金瓶梅》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审美境界与情趣降低、滑落到《金瓶梅》的层次上。他写庄之蝶“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放纵生活当然有他的用心,即反映知识分子世纪末的颓废情绪;但其过度的欣赏、张扬和怜爱,却严重地贬低了性的文化、审美的意义,致使无法达到他的原初目的,并因此而把读者堵在性的文化、审美的层面之外,停留在肉欲感官的刺激处。这是很令人惋惜的。很多读者购买《废都》,就是冲着这点而来的。这当然不能简单归咎于作者,但与作者粗鄙化的艺术导向无疑是有关的。  

从上述《废都》与《金瓶梅》关系的辨析中我们不难得知:传统文化是很复杂的,  

它存在着难以言传的美丑是非交葛的混沌性。这种复杂和混沌内在地制约着历代文人的创作。一方面,它“曾经帮助知识分子对抗道学,为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供了内在的超越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还帮助了中国纯文学的建立,并提供了自己的美学情致与艺术品格。”另一方面,“一旦知识分子失去自己的精神支持,对自我的关注就会成为对个人利益的强烈维护,在传统的体制中,往往形成对政治的依附关系(帮闲),从而谋取个人在此世的世俗化利益。在非道德化的借口掩饰下,放纵自我的感官满足。而所谓的闲适,也在丧失了其美学品格后,成为责任和良知的自我逃避,并且日益地平庸和无耻。”  

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继承,一定要有非常强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切不可醉入其中,搞盲目的顶礼膜拜。“五四”正是在这点上为我们做出了崭新的开拓,所以,它超越了传统,并建立了属于现代的精神支持与人文品格。我们今天当然不同于“五四”,但“五四”立足于现代立场,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态度值得师法。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传统文化资源之于我们来说,效果到底如何就很难说了。这也就是《废都》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的经验教训吧。


Tag:
相关文章